2025-04-14 11:20:17
105
在大災面前,很多時候通信基站會退服,通信光纜會受損,通信受阻會造成受困群眾無法與外界聯系,也給應援救災工作帶來重重困難。災情面前,通信是不能中斷的生命線。無論是遇到地震、洪水、暴風雪、森林火災等,通信設備和網絡一直是生命線。那么當極端天氣來襲是,如何才能保障救援現場的高效響應呢?
痛點分析
通信基礎設施損毀嚴重
極端天氣的強大破壞力使得基站、桿路、線路等通信設施極易受損。公網基站一旦受損,依靠人力搶修面臨道路受阻、設備運輸困難等問題,修復時間長,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通信。
通信覆蓋范圍受限
受災區域跨度大,地形復雜,部分偏遠地區或山區本身通信覆蓋就薄弱,極端天氣下傳統通信手段在遠距離傳輸時信號衰減嚴重,網絡不穩定,難以實現全域覆蓋,導致救援現場與指揮中心之間信息傳遞不暢。
解決方案
北峰 370MHz 應急指揮調度窄帶無線通信系統依托專用通信網絡(衛星、光纖通信),整合有線通信技術、無線寬帶技術、無線窄帶技術,構建起一套全面的應急通信體系:
(1) 以 370MHz 數字集群基站覆蓋市區和人口密集區,作為應急通信的基礎網,帶來較強的信號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,能夠滿足日常及應急情況下的基本通信需求。
(2) 自組網基站可根據各省自然災害發生特點和通信需求靈活部署。在公網基站無法正常工作或通信盲區快速搭建臨時通信網絡。搭配BF - SCP810 可切換至窄帶專網對講模式進行專網通信的建鏈和網絡覆蓋,無需借助基站即可極速為現場搭建語音、短消息等通道保障。
(3) 在極端天氣導致部分區域公網信號不穩定時,窄帶專網通信可作為保底通信手段,確保通信不中斷。救援人員可使用其快速構建語音通信網絡,保障應急通訊,隨時傳遞人員/物資下沉情況等信息。
(4) 在無法通過傳統網絡覆蓋的情況下,結合自組網固定站和衛星通信技術,確保在復雜地形或斷電斷網情況下仍能保持通信暢通。通過衛星通信鏈路,實現單兵與前后方指揮部的音視頻雙向傳輸,滿足應急救援中對實時信息傳遞的高要求。
方案亮點
標準認證與兼容性:
系統以 370MHz 國家應急通信標準技術設計,具備卓越的兼容性,能滿足多樣化的設備連接需求,確保應急現場通信 “拉得動、聯得上、聽得清、調得動”。
全域覆蓋與分級管理:
形成以 370MHz 數字集群基站為基礎,自組網基站為輔的覆蓋模式,貫穿各指揮層級、聯通各橫向協作單位,構建語音指揮一張網。同時實現分級管理,各單位可獨立通話,互不影響,應急時通過基站聯網調度,實現可拆可聯、統一指揮調度。
平戰結合與高效轉換:
采用 370MHz 數字集群固定站與移動基站相結合,以及自組網固定站靈活選址的方式,確保關鍵區域通信盲區覆蓋和通信指揮穩定暢通。各基站可采用市電結合 UPS 后備電源、市電加柴油發電機、風光互補等多種供電方案。既能滿足應急部門日常指揮調度需求,又能在 “三斷” 情況下迅速轉換為應急通信模式,保障通信需求。
基層保障與業務分流:
以雙段自組網設備為基層隊伍的伴隨通信保障設備,其跨段中繼設計實現一機兩用,既可以單獨工作又可以組網工作。指揮網上下級關系清晰,保障本級中繼的同時可與上級建聯,并聯通上級與本級指揮網實現越級指揮,在保障通信暢通的同時實現業務分流,減輕大網壓力,確保應急條件下通信保障的可靠、持久。
客戶價值
通過北峰 370MHz 應急通信系統,能夠第一時間解決總部與下級單位之間、前方戰斗與后方指揮之間的實時語音、定位、數字信息和其他數據等業務通信需求,從而確??鐓^域、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協調指揮,保證各級指揮中心實時了解現場情況,為應急救援提供有效通信支撐,大大縮短救援響應時間,提高救援效率。